产品中心 产品介绍

拓·解码 谷歌重塑“谷歌范儿”

来源:BB贝博app下载官网发布时间:2025-02-23 01:19:39

  在全球化浪潮下,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愈发关键。本刊全新推出【拓·解码】栏目,为读者开启一扇洞察有名的公司文化密码的窗。本栏目将深入挖掘那些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与特点。通过剖析它们背后生动鲜活的企业文化故事,从企业的发展历史、价值观塑造、团队协作模式,到市场拓展策略中的文化支撑等多重维度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拓宽视野,突破地域限制,汲取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的先进经验,为本土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性思路与多元化视角,从而在全球竞争中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路径,推动企业迈向新高度

  2024年,经过四轮面试,从腾讯离职的张先生(化名)收到了来自谷歌中国的Offer。在长达一个月的面试过程中,有一个词让他印象非常深刻——Googleyness,中文可以翻译成“谷歌特质”或更通俗一点的“谷歌范儿”。“谷歌在面试中很重视候选人是不是满足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这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团队合作精神、用户至上的思维方法等”,张先生在分享自己的面试经验时说。

  而同样从国内网络公司离职加入谷歌的李女士(化名)则认为,谷歌范儿“是个比较虚的概念,一千个Googler(谷歌人,谷歌内部对员工的统称)可能有一千种解读”。

  事实也确实如此,你在任何一本英文词典中都找不到这个词,但几乎每一个谷歌员工和应聘者都知道它,因为在谷歌固定的四轮面试中,它是第三轮面试重点考查的内容。实际上“谷歌范儿”指的是谷歌在招聘潜在员工时所寻求的一系列品质,面试官通过一系列“行为性问题(Behavior Question)”来寻找那些具备一定特质的人。

  “谷歌范儿”一词最早来源于谷歌前人力资源副总裁拉斯洛・博克2015年出版的一本书——《重新定义团队:谷歌如何工作(Work Rules!)》。书中博克列举了一系列的特质来概括“谷歌范儿”,包括 “享受乐趣”“聪慧并谦逊”“能适应不确定性” 和 “有过有趣或勇敢的人生经历” 等。多年来,这些特征不断演变,“谷歌范儿” 一词也深深植根于谷歌的招聘过程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谷歌范儿”就是应聘者与谷歌的“文化契合度”,是谷歌是否雇佣一名新员工的重要的条件。然而在2018年,的一篇关于谷歌职场性骚扰的报道,引发了谷歌员工的集体罢工抗议。这次席卷全球47个办事处的罢工,让高层意识到谷歌的“多元与包容”也许会出现了问题。他们发现将 “谷歌范儿” 等同于 “文化契合度” 有几率会使偏见,使那些来自相似背景或持有相似观点的应聘者更受偏爱。这可能会造成员工缺乏多样性,在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方面趋于同质化。此后,谷歌重新优化了招聘过程,形成了现在谷歌的招聘流程。

  不过,跟着时间的推移,“谷歌范儿”的定义变得过于宽泛,在谷歌内外都变得模糊甚至混乱。据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2024年12月底,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明确阐释了谷歌员工应具备的六种特质,重新定义了 “谷歌范儿” 的真正含义。这六大特质,抓住了谷歌文化的精髓,并指导着公司的招聘决策——

  使命至上:谷歌员工最关键的品质是对公司使命的执着。这种以使命为导向的专注促使员工为谷歌的目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并确保每一个行动都与公司的宗旨保持一致。

  创造有益之物:谷歌一直强调创造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员工被鼓励超越商业目标,专注于创造真正能帮助人们的解决方案。

  大胆且负责:在谷歌,员工被鼓励进行有计划的冒险并追求大胆的想法。但他们必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确保创新不以牺牲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为代价。

  谷歌员工表示纽约办公室的新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更高水平的社交联系和团队凝聚力(图片来自:谷歌)

  保持机敏:这一原则指的是足智多谋和适应力强的心态。谷歌员工应保持敏捷,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并创造性地解决挑战。

  拼搏并享受乐趣:谷歌相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享受过程。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享受乐趣是公司文化的独特之处。员工被鼓励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

  团队精神:协作是谷歌成功的核心。“团队精神” 凸显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要形成一个统一战线,追求集体成功而非个人荣誉。

  与之前模糊且常被误解的概念相比,这六个关键要素如今为 “谷歌范儿” 提供了更清晰的定义。而“谷歌范儿”的演变标志着谷歌在定义自身身份以及寻找未来员工方面的一个关键时刻。

  事实上,谷歌刚刚经历了上市20年以来压力最大的一年。虽然搜索广告和云服务等领域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但谷歌核心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公司还面临着内部挑战,包括文化冲突以及对皮查伊未来愿景的担忧。

  此外,外部监督管理力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24年8月,美国一名联邦法官裁定谷歌在搜索市场非法垄断。11月,美国司法部要求谷歌剥离其Chrome网络浏览器部门。在另一起案件中,司法部指控谷歌非法主导在线月结束,目前正在等待法官裁决。同月,英国竞争监督管理的机构就谷歌的广告技术做法发布了异议声明,监督管理的机构初步认定其影响了英国的竞争……

  “形势严峻,”皮查伊在会上提醒员工, “2025 年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当下的紧迫性,公司需要加快行动。这是充满变革的时刻。在 2025 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专注于释放技术优势,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成式AI领域, OpenAI的ChatGPT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巨大优势。“ChatGPT正像谷歌之于搜索一样,成为AI的代名词,我们在未来一年有什么应对计划?还是说我们不会那么专注于面向消费者的大型语言模型?”就在这次全员会议上,一位谷歌员工发出了这样尖锐的“灵魂考问”。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皮查伊的回答是,“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是2025年的关键”。

  “Google不是一家传统的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一家传统的公司。”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这句话曾被谷歌自己和谷歌研究者们反复引用。一直以来,谷歌都是市场的领跑者,它在搜索引擎领域占90%以上市场占有率;拥有众多10亿级的产品,如安卓、Chrome、YouTube、谷歌地图……几乎在每一个领域,谷歌都属于最早的进入者。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界竞相研究与学习的对象,并且影响了一大批新兴网络公司,例如字节跳动的“字节范儿”就有谷歌的影子。谷歌文化几乎就是创新文化的代名词。

  谷歌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最喜欢的项目,也就是相当于每周有一天的时间,这些“Googler”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Gmail、 Adsense、语音服务Google Now、谷歌新闻和谷歌地图等近半数谷歌产品都是这20%时间的产物。不仅如此,谷歌还为员工提供将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所需的资源和支持。企业具有专门的创新实验室和研究团队,与员工密切合作来开发和完善他们的想法。这种协作方法确保创新想法不仅能产生,还能有效实施。

  谷歌深知创新意味着冒险,而冒险往往伴随着失败。因此,公司不会轻易抹杀一个项目,每一个新产品在发布前都会进行小规模的测试,反复学习市场所需,通过不断迭代进化。而对那些失败的项目,公司也并不认为是一无是处,对项目复盘,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项目,是公司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研发能力提升非常好的方法,是产品打磨必不可少的途径。这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一种心理安全的文化,让员工敢于分享想法、敢于挑战传统。这种信任和支持的环境,让员工在创新的道路上更自信、更加坚定。

  创新来自每一名员工,同时也需要团队的交流和碰撞。谷歌重视公开交流,提倡信息共享,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在企业内部网站上,谷歌员工会分享大量信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公司的信息,甚至包括每个想法、每个项目、每个任务。

  谷歌还打造了最具创新的办公环境,谷歌认为,创新往往诞生于紧密协作的小团队,他们的共同努力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据谷歌北美和全球商务总裁肖恩·唐尼(Sean Downey)介绍,谷歌纽约办公室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颠覆传统的办公空间。他们采用一种新的共享空间座位模式。取消每位员工固定的办公桌,代之以每个团队都有一个指定区域作为大本营。这些共享空间并非千篇一律:它们配备了很多类型的办公桌、会议室、电话亭和公共桌子,以满足谷歌员工日常不一样的工作需求。除了共享空间,还有公共空间,包括每层楼的宽敞工作休息室、咖啡馆、露台、迷你厨房等等,方便员工做跨团队交流。“这些公共空间为谷歌员工提供了极其多样的工作环境,从像热闹咖啡店的环境,到通风良好的户外花园,再到能俯瞰哈德逊河美景的安静图书馆。”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不是谷歌的文化缔造了谷歌的成功,而是谷歌的早期成功让这种为了创新不计成本的文化得以存在。这或许是个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无解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面对OpenAI和微软强势挑战的当下,谷歌面临巨大的降本增效压力,正在寻求重塑谷歌文化。正如拉里·佩奇2015年的股东信中所说,“跟着时间推移,公司往往会安于现状,只做渐进式的改变。但在科技行业,革命性的理念才能驱动下一个重大增长领域,因此要保持竞争力就需要勇于突破舒适区”。而佩奇的继任者皮查伊这次对“谷歌范儿”的再定义,正是谷歌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科技行业中生存与竞争压力下的智慧选择,展示了重塑企业文化的决心。

  重申使命至上,让员工学会将个人让渡给企业,真正从企业使命出发,重新理解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文化,以形成有机的合作系统。

  在享受乐趣前面增加了代表努力工作、拼搏奋斗的词——Hustle。让那些躺在谷歌过往辉煌功劳簿上的人抛弃幻想,重新拾起对工作的热情。

  正如一位从谷歌出走的前员工对老东家的评价:更大的问题出在文化层面——大家已经失去理想,只为流程或者领导服务,以不出事为目标。这位员工认为,谷歌再也没法靠规避风险来寻求成功,前进之路必须从文化变革开辟,而且必须从最高层开始。

[返回]